top of page

為什麼有些高質感的影片看起來卻卡卡的?——探討 PAL 與 NTSC 幀率問題

  • 作家相片: 好可愛
    好可愛
  • 2月27日
  • 讀畢需時 4 分鐘

已更新:2月28日

隨著手機螢幕刷新率的提升,現在大多數設備都支援 30Hz、60Hz、90Hz、120Hz 的顯示更新頻率。然而,這樣的幀率標準卻與 PAL 影像格式並不完全匹配,導致在某些情況下,影片可能會出現卡頓感,即使影片本身的畫質非常高、攝影技術極佳,依然無法擺脫「卡頓感」的困擾。


這篇文章將深入探討 為什麼某些影片會看起來卡卡的,並分析 PAL(25fps、50fps)與 NTSC(30fps、60fps)幀率之間的兼容性問題,以及為什麼這種現象特別常見於某些特定地區(例如中國大陸、歐洲等 PAL 制式國家)。



1. PAL 與 NTSC 影像格式的差異

PAL(Phase Alternating Line)與 NTSC(National Television System Committee)是兩種不同的電視制式,它們的主要區別在於幀率與解析度的標準;順帶一提,我們也寫過一篇文章討論 NTSC 和 PAL,如果你想回顧或補充更多相關知識,歡迎來這裡看看---NTSC與PAL:全球視訊廣播標準大解密


NTSC(美國、日本、台灣、韓國等地):

  • 影像幀率:30fps、60fps

  • 電力頻率:60Hz

  • 原本設計給 60 Hz 供電環境的電視與顯示器


PAL(中國大陸、歐洲、澳洲等地):

  • 影像幀率:25fps、50fps

  • 電力頻率:50Hz

  • 原本設計給 50 Hz 供電環境的電視與顯示器


由於 PAL 影像系統使用的是 25fps,而現今大多數手機與電腦螢幕的更新頻率則是 30Hz、60Hz、120Hz,這導致播放 25fps 或 50fps 影片時,幀率與刷新率無法完美匹配,進而可能產生卡頓現象。


2. 幀率與刷新率的不匹配如何影響觀看體驗?

當影片的幀率與螢幕的刷新率不同步時,會產生「幀率不匹配」的問題,導致畫面看起來不流暢,甚至會讓觀眾產生卡頓或拖影的錯覺。


典型的問題場景:

  • 在 60Hz 螢幕上播放 30fps 影片時,因為 30 幀剛好可以等速適應 60Hz(每個畫面顯示 2 次),所以畫面流暢。


  • 在 60Hz 螢幕上播放 25fps 影片時,因為 60 除以 25 無法均勻分配顯示時間,每個畫面的顯示時間不一,導致卡頓與不穩定的流暢度。


  • 120Hz 螢幕播放 30fps 或 60fps 影片時,由於 120 可以被 30 與 60 平均整除,因此畫面非常流暢。


  • 120Hz 螢幕播放 25fps 或 50fps 影片時,因為 120 無法完美適配這些幀率,可能會產生不穩定的影格變化,導致畫面時快時慢的錯覺。


這就是為什麼在 PAL 國家錄製的 25fps 影片,當播放在 NTSC 制式的設備上時,可能會出現「流暢度不佳」的問題。


3. 影視博主影視颶風的探討與補充

影視博主 影視颶風 曾經在其影片中探討過這個現象,他指出了一些額外的影響因素,例如 播放設備的處理方式、播放軟體的幀率轉換機制,以及用戶觀看環境的不同



影視颶風提到,在播放 25fps 影片時,一些播放器會使用「幀補插值」技術來適應螢幕刷新率,但這可能會造成畫面「過度平滑」,甚至導致不自然的運動效果。此外,某些設備會強行將 PAL 幀率轉換為 NTSC 幀率,這可能會導致 畫面有細微的抖動或卡頓感


在 YouTube 或其他串流平台上觀看影片時,這種影響可能更加明顯,因為串流壓縮與播放端的適配機制並不總是能完美處理 PAL 與 NTSC 之間的幀率問題。


4. 如何避免或解決這個問題?

拍攝影片時,選擇適合的幀率:

  • 如果你的影片主要是面向全球觀眾,建議選擇 30fps 或 60fps,這樣可以在更多設備上流暢播放。

  • 如果你的拍攝環境是 PAL 國家(例如中國大陸、歐洲等),可以根據需求選擇 25fps 或 50fps,但要考慮到播放設備的適配性。


使用適合的播放設備與顯示器:

  • 120Hz 或 240Hz 的螢幕能更好地適應不同幀率的影片,減少幀率不匹配導致的卡頓。

  • 部分高階顯示器具有「可變刷新率(VRR)」技術,能夠自動調整螢幕的更新頻率,以適應不同的影片幀率。


調整播放軟體的幀率補償功能:

  • 在某些播放軟體(如 VLC、PotPlayer)中,可以手動調整幀率補償,減少卡頓感。

  • YouTube 也支援不同的幀率播放,使用更高刷新率的設備可能會改善觀看體驗。


總結:PAL 與 NTSC 之爭是否還重要?

隨著 數位影像技術的進步,PAL 與 NTSC 之間的制式問題已經逐漸淡化,但由於 手機、電視與螢幕的刷新率仍然偏向 NTSC 標準(30Hz、60Hz、120Hz),這使得 PAL 影像格式在某些設備上的播放體驗仍然受到影響


這種不匹配的情況,雖然不會影響影片的畫質,但確實會影響 觀看的流暢度與沉浸感。因此,對於創作者來說,在選擇幀率時,仍然需要根據 目標受眾與播放設備 來做出最佳決策。


  • 最終建議:如果你的影片是全球化內容,選擇 30fps 或 60fps 會是最保險的選擇!

Bình luận


© 2023 Lovely Digital Marketing and Production Co., Ltd. All rights reserved.

  • Youtube
  • Facebook
  • Instagram
bottom of page